下半年以来沪深两市公司高管3285次出手减持 有人主动减持 有人被002325动平仓
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状况,在必定程度上成为投资者剖析高管对企业未来开展决心的参阅目标。计算显现,下半年以来(即7月1日至11月16日,下同),两市高管共有3285次减持行为产生,减持对应的市值总额约为394亿元。此外,两市公司的实践操控人、持股5%以上的重要股东还有屡次减持行为产生。
从上市公司公告能够看出,高管减持的动因分为“自动”和“被迫”:大大都公司高管减持是因为个人资金需求等原因,自动发表减持方案;但也有一些公司高管的减持,则是被平仓或司法拍卖使然。
整理沪深两市公告可知,关于高管的减持,大都上市公司会提早进行“预告”。大大都高管发布减持方案时,会设定一个减持时间段,并对后续的减持方案等具体发表。
相较自动发表减持公告而言,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减持公告显得有些“难堪”。例如,ST联建11月16日发布公告称,持股5%以上股东何吉伦与国海证券的股票质押融资事务相关债款逾期,质押权人国海证券拟对其所持的7337711股公司股票进行强制变价;飞利信也曾发布公告称,控股股东及共同举动人部分股票被拍卖。
和ST联建等公司比较,有的公司董监高尽管也是被迫减持,但却没有及时进行信息发表。
11月15日,爱迪尔发布公告称,董事狄爱玲在9月30日至10月18日期间,持有的375.66万股爱迪尔股票被强制平仓,算计减持金额为1582.18万元,而狄爱玲在上述减持行为产生前未预先发表减持方案。此外,公司于10月29日发表三季报,狄爱玲作为公司董事的减持行为构成敏感期买卖。
关于爱迪尔董事的被迫减持未公告行为,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明,因强制执行、强制平仓而导致的被迫减持,依然适用《上市公司股东、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则》第8条,即提早15个买卖日预发表其减持方案。在被迫减持的景象下,该规则能够理解为是要求相关股东提早发表被迫减持的危险。可是,假如减持的股份是来自二级商场买入,那么,该股东及上市公司不用预发表。